人类在进行太空探索时,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排泄问∩题。在没有太空马桶╲的时候航天员是怎么“方便”的呢?



如果飞行任务时间不长倒还好说。例如2003年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执行神舟5号任务时,在历时21小时23分的飞行①过程中,借助航→天服内一个类似于尿不湿的小便收集装置排便。该装※置可以通过吸水材料,把小便变成絮状的固态物,但对于大便则无能为力。


随着太空旅行时间逐渐延长,航天的排泄问题不再是尿不湿所能解决。虽然航天员的◤食品经过专门处理,能在保证营养的同时,尽量减少□消化后的遗留物,以降低大便次数和分量,但该有的总会有的①
在早期载人航天活动中,航天员处理排泄物的方式较为奔放◣。

20世纪60年代,美国实施阿波罗计划时,航天员在太空还没↓用上马桶,大小便需分别使用收集装置。其中大便收集袋拥有类似漏斗的圆形袋口,使用时要用它罩紧屁股,排入大便,再倒入杀菌剂,密封袋口后摇☆匀、揉捏,使内部︻物质充分混合。曾经,阿波罗10号乘组中不知哪位航天员的操作出了问题,以至于一枚大便♂华丽地飘入舱内,让航天员们饱受惊吓。有了ぷ这样惨痛的经历,后来完成登月的阿波罗▲航天员,纷纷将大便收集袋扔到了月球上。

航天员对尿液的处理则更为简单直接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们都是将废水直接排放除了一号是露出了面孔外到太空。后来↘这种行为被叫停,原因不仅是为了环保,还有其带来的㊣代价。2001年和平号空间站退役时,由于采用排△出式浴室和厕所,太阳能电池板被尿和洗澡水层层包裹,效率损失了40%,尿∩液甚至还结成冰块高速撞击电池板,造成了不小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凸起损失。
据《新华网》
